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×
ihe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
邮件订阅 ×

NOE营养品展会logo
世界粮油展 现场图片

古人是怎么吃素的?一起来看古代素食文化

时间: 2022-09-20

转载自:网易号 重庆华岩寺,来源: 素食菜谱大全
原题:《古人是怎么吃素的?一起来看古代素食文化》

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各个地方、各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菜肴,如同一座座行走的饮食博物馆,且在长年累月的发展之中,还逐渐形成了极具华夏代表性的“八大菜系”。

然而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菜系,素菜始终都是与地方特色菜并驾齐驱的特色饮食文化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与实践,深受文人雅士、僧人居士所推崇。

那我国的素食文化都有什么特点呢?千年之前的素食与今天的素食又有什么区别呢?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吧!

历史悠久的素食文化

中国素菜的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。相传豆腐就是在西汉时期,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,这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因为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,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,它的发明无疑让素食也能成为了维持人体基本能量的饮食。

到魏晋时期,素食的发展已经相对非常完善,逐渐出现了许多完整的素食谱。据考证,北魏《齐民要术》中专列了素食一章,介绍了11种素食,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素食谱。

而到南北朝时期,梁武帝崇尚佛学,并以身现法倡导素食,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。

但素食走向专业化,还得从宋代说起。《东京梦华录》有记载,北宋卞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均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,南宋首都临安流行的素食有上百种。

而且南方饮食十分考究,多素食菜名中,带“假”字的就最多,这体现了素食在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,也说明了彼时有老百姓以素食取代肉食,看出我国人民百姓对素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。

此外,宋朝关于素食食材与菜谱的文献记录也非常详实。宋朝林洪所著的《山家清供》中记载了近八十种素食,包括花卉、药物、水果和豆制品等。

程达叟的《本心斋蔬食谱》则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菜谱。

到了元明清时期,素菜的发展到了总结前人,不断突破创新的阶段。

与素食相关文献记载丰富,种类繁多。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《素食说略》,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,堪称一部素食百科全书。

孙中山早年学医,深谙国民身体健康与建立强盛国家的关系,而人体健康又有赖于丰富的营养和平衡的膳食结构。

因此,他非常重视饮食和食物,还特别提到了豆腐。他认为豆腐富有营养,为养生要物,强调大豆食品的作用。他说:“以黄豆代肉类,是中国人之发明。”可见,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中,素食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。

丰富多彩的素食内容

时下我们在讨论素食,更常见是将其等同于西方的素食主义,推崇纯素,讲究身体所需能量的平衡。

但生在拥有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的中国人,对植物性食物的偏爱,几乎根植于每一个人的灵魂中,已属本能。

中国的素食文化,从来都不是单调、乏味、严苛的。在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,中国人的花样百出一直令西方人惊叹。

在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的字书《说文解字》里,对“素”的解释,是白致缯,指洁白而精致的丝织物。

对于简淡中蕴含无数绚烂的中国素食来说,这几乎是最为贴切的一个比喻,洁白而精致。

中国人的茹素,也并非是一种顺我者昌、逆我者亡的主义。它并不过分强调西方“素食主义”严格机械的划分标准:蛋素食主义,奶素食主义,纯素食主义,生食主义,食果实主义。

如果说西方的素食主义是不断地做着减法的话,那我国的素食文化,却是极为现实主义地一直在做着加法。它糅合了修身养性与慈悲不杀的清淡养生,世俗口味的理解包容,走出博大丰富的中国素食文化,有着大开方便法门的众包精神。

此外,我国的素食食材是异常丰富。在中国菜系中,经初加工的常用素菜原料有:经黄豆加工成的豆腐及豆制品,经面粉加工成的面筋和烤夫等,以及粉皮,粉丝等。

菌藻类包括:蘑菇,木耳,银耳,香菇,平菇,草菇,猴头菇,海带,发菜,紫菜,蕨菜等。

其中,豆制品可谓是国人餐餐不可或缺的食材。豆制品的品种异常丰富,豆浆、豆腐、豆皮、豆干、豆泡、腐竹、豆浆等等有几十种之多。

而在对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,古人更是“很会玩”!

四大名著《西游记》第一百回中,就列有一个素菜单:“烂煮蔓菁,糖浇香芋。蘑菇甜美,海菜清奇。几次添来姜辣笋,数番办上蜜调葵。面筋椿树叶,木耳豆腐皮。石花仙菜,蕨粉干薇。花椒煮莱菔,芥末拌瓜丝。”这些纷繁食材的错综变化,均是令中国素食出神入化的根基。

而当我们追索食材的演进历史时,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中国素食文化最兴盛之时,均在盛世,而这并非巧合。所谓“八荒争凑,万国咸通。集四海之珍奇,皆归市易,会寰区之异味,悉在庖厨”。

盛世不仅为“食不厌精、脍不厌细”提供了物质基础,还令更多的人可以从劳碌奔波中解脱出来,追求一种更为精致、优美的生活方式——素食,便是其中一种。

毫无疑问,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盛世,现代化发展迅猛而厚重,“疏远肥腻,食蔬蕨而甘之”,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饮馔之道,更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永续共处的思考。

于是,我们回望中华历史留下的那些素之精华,走入丰富斑斓的素食,是重拾璀璨的历史珍宝,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返璞归真!!

来源 | 素食菜谱大全

点击:阅读转载原文
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本网站“行业资讯”板块所刊登文章,若无特别版权声明,均来自网络转载;
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,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;
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。
联系电话:18011840036;邮箱:499708785@qq.com


第22届广州国际营养品·健康食品
及有机产品展览会

The 22nd China (Guangzhou) International Nutrition Healthy
Food and Organic Products Exhibition 2023

2023

6.9-11

广州·广交会馆

  • 营养健康食品

    营养滋补品、营养补充剂、营养强化食品、运动营养食品、康复营养、保健食品、母婴食品、健康食品、蜂产品、功能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、特殊膳食、膳食补充剂、维生素和矿物质食品等

  • 有机食品
    及用品

    有机生鲜、有机杂粮、生机饮食、健康素食、超级食物、有机饮料、有机茶类,有机乳制品、有机餐厅&农场、有机母婴用品、有机洗护用品等

  • 高端进口健康
    食品及饮料

    高端进口健康食品、健康零食、健康饮品及果汁、低脂食品等

  • 益生菌、酵素

    益生菌菌种、益生元产品、益生菌产品、酵素保健食品、酵素原料、酵素美容产品等

  • 新资源食品

    金花茶、诺丽果浆、植物乳杆菌、 DHA 藻油、海藻糖、低聚甘露糖、牛奶碱性蛋白粉、叶黄素酯、乳矿物盐、雨生红球藻、盐藻及提取物、嗜酸乳杆菌、水解蛋黄粉、蛹虫草、鱼油及提取物、元宝枫籽油、植物杆菌等